身边的耐药细菌
所谓的“超级细菌”,是对多种抗菌药物或高级抗菌药物耐受菌株的统称。细菌耐药性,指的是菌株具有在更高浓度的抗生素剂量下存活或生长的能力,抗生素治疗剂量所达到的浓度不能将其抑制或杀灭,因此导致临床治疗无效,病人会因为严重感染出现高烧、痉挛、昏迷甚至死亡。这种细菌的可怕之处并不在于它对人的杀伤力,而是它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对某些种类的耐药菌,人类已经面临无药可用的困境。
耐药性的产生和蔓延,让人难以逃避
自然界天然就存在极少量的耐药菌,这和我们是否使用抗生素无关。但是抗生素的使用尤其是不合理使用使得耐药菌得以大量产生和优势繁殖。2013年,美国第一次以政府公告形式对细菌耐药问题进行全面描述,表明细菌耐药不再是简单的医疗问题,而是已经成为十分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全社会所面临的威胁。该报告显示,按照保守估计,美国每年有200万人发生耐药菌感染,由耐药菌感染直接导致2.3万人死亡。细菌耐药每年增加200亿美元的医疗支出,因社会生产力丧失造成的损失更高达350亿美元。世界卫生组织2011年曾发出警示称,中国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率高达70%,远远高于30%的国际水平。如果再不遏制抗生素滥用,将不仅是中国的灾难,可能引发全球的灾难。
我国从2005年成立“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与“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网”。全国各地约150家医院加入了细菌耐药监测网。从监测结果看,我国细菌耐药形势严峻,部分细菌的耐药率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近10多年来,革兰氏阴性耐药菌问题日益严重,其中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耐药最严重,临床治疗困难,死亡率高。
该不该使用抗生素
由于担心产生耐药性,一些人把抗生素当作是洪水猛兽,甚至拒绝使用抗生素。一位家长坚决抵制使用抗生素,尽管孩子细菌感染已经很严重,但还是坚持让孩子“扛过去”,以致延误了治疗时机,给孩子身体带来不必要的伤害。该用的抗菌药物一定要用,不该用的一定别用。使用抗菌药物必须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用药,而不是相信非专业人士的经验。
个人不滥用抗生素,只能避免自己体内产生耐药细菌,但不能避免环境中的耐药细菌,吃的动物肉食中有,因为养殖动物使用过量的抗生素;吃的蔬菜表皮有,因为生长土壤被污染了;你所接触的其他人可能携带耐药细菌……耐药细菌无处不在。健康人可能直接感染耐药细菌。防控细菌耐药性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最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耐药细菌的传播方式,和其他细菌的传播方式是一样的,没有特殊性。尽管目前超级耐药细菌主要集中在医院,但从医院扩散到社区的风险确实存在。
10多年前,我国大肠杆菌(携带超光谱β内酰胺酶的一类耐药大肠杆菌)主要集中在医院。而根据最近的文献,目前在医院和社区的检出率已没有明显差别。便捷的交通和频繁的人口流动也为耐药菌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以“NDM—1”超级细菌为例,从2009年最早在印度首次被发现,到2011年已迅速播散到全球五大洲。
耐药细菌的传播蔓延扩散是公共卫生事件,作为个人无法置身事外。防控耐药细菌的传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特别是相关部门应做好耐药监测,制定防控措施,减缓和阻断耐药细菌的产生和传播。
没必要对耐药细菌谈之色变
耐药细菌与普通敏感细菌相比,并不具有特殊的致病力。通常情况下,一个具有正常抵抗力的健康人,并不会轻易感染
耐药细菌一般不通过空气传播,大多通过接触传播。郑波建议最好少去医院,尤其是大医院,减少感染的机会。这些地方是耐药细菌存在最多的地方。好多人去医院不注意手卫生,随便接触医院里的物品,离开医院后也不去洗手,感染机率大增,也容易传播给别人。
因此,对普通中国百姓来说,没必要对耐药细菌谈之色变。耐药细菌与普通敏感细菌相比,并不具有特殊的致病力。通常情况下,一个具有正常抵抗力的健康人,并不会轻易感染耐药细菌。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就能有效避免耐药细菌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