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门氏菌
(一)测试药物种类和梯度范围
目前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沙门氏菌的药敏试验方法建议使用金标准的稀释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或琼脂稀释法,以获得相对准确的药物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推荐使用商品化定制的微量肉汤药敏板或自己配置药敏板进行药敏测试。共测试17 种药物,药物名称及浓度范围见表1。
表1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门氏菌药敏试验药名称和梯度范围
序号 |
抗生素名称 |
英文名(缩写) |
梯度范围(μg/mL) |
1 |
氯霉素 |
Chloramphenicol(CHL) |
4-32 |
2 |
复方新诺明 |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SXT) |
0.5-8 |
3 |
多粘菌素E |
Colistin(CT) |
0.25-8 |
4 |
厄他培南 |
Ertapenem(ETP) |
0.25-8 |
5 |
美罗培南 |
Meropenem(MEM) |
0.125-2 |
6 |
头孢噻肟 |
Cefotaxime(CTX) |
0.25-16 |
7 |
头孢他啶 |
Ceftazidime(CAZ) |
0.25-16 |
8 |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
Ceftazidime/avibactam(CZA) |
0.25/4-8/4 |
9 |
四环素 |
Tetracycline(TET) |
1-16 |
10 |
替加环素 |
Tigecycline(TIG) |
0.25-8 |
11 |
环丙沙星 |
Ciprofloxacin(CIP) |
0.015-2 |
12 |
萘啶酸 |
Nalidixic(NAL) |
4-32 |
13 |
阿奇霉素 |
Azithromycin(AZM) |
2-64 |
14 |
阿米卡星 |
Amikacin(AMI) |
4-64 |
15 |
链霉素 |
Streptomycin(STR) |
4-32 |
16 |
氨苄西林 |
Ampicillin(AMP) |
2-32 |
17 |
氨苄西林/舒巴坦 |
Ampicillin/sulbactam(AMS) |
2-32 |
(二)微量肉汤稀释法操作流程
微量肉汤稀释法流程如下:
1.细菌培养:受试菌株接种于1ml MH肉汤中,37℃静止培养过夜(16~20h)。
2.含药96孔培养板制备:将药物母液用CAMHB配制为相应2×最大检测浓度;在96孔培养板中用排枪加入CAMHB 100μl/孔;在一侧培养孔中加入100μl的2×最大检测浓度的药物溶液,并用排枪混匀(≥10次);取出100μl加入下一孔,并混匀,以此类推,逐级二倍稀释,最后一孔混匀后取出100μl弃去。药物浓度可设置12或8个梯度。
3.细菌稀释液制备:取适当(100~300μl)培养物加入2.7ml的0.85% NaCl溶液中(约稀释10~20倍),调节麦氏至0.5左右,再从此0.5麦氏细菌悬浮液中取适量用0.85% NaCl溶液稀释20倍。最后在配制好的96孔板中每孔(100μl CAMHB)加入10μl稀释后菌液(接种浓度约为5×105 CFU/ml)。
4.接种:在配制好的96孔含药培养板中每孔加入10μl稀释后菌液(接种浓度约为5×105 CFU/ml)。
5.培养观察:用保鲜膜包裹96孔培养板放置37℃培养16~20h后,观察结果。
6.结果判读:肉眼观察细菌生长情况,与生长对照相比较,细菌生长被明显抑制的小管或小孔中所含药物最小的浓度即为 MIC值。在读取结果前,应检查生长对照管/孔的细菌生长情况是否良好,检查受试菌传代培养情况以确认其是否存在污染,以及质控菌株的MIC值是否处于质控范围。
如果使用商品化MIC定制板,具体操作严格按厂家说明书进行。
特别提示: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每次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必须用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 和肺炎克雷伯菌ATCC 700603做质控,质控菌株与待测菌株同时检测,只有当质控菌株的MIC 值在允许范围内,测试菌株的结果才可以报告。质控菌株的结果必须与测试菌株同时记录和报告。
质控菌株的保存最好为冷冻干燥。工作用质控菌株传代不得超过5 次。质控菌株的简易保存方法为将新得到的冻干菌株接种含血的MH 平板复活。然后每株细菌接种10 支高层琼脂管,放置冰箱保存。每月取出一支,传出细菌供常规用。
(三)结果记录及上报
记录每株菌对每种药物的MIC 值,并以.xls 的格式保存并通过“项目组管理软件”统一上报,报告参考模式见表2。注意菌株编号必须是唯一编码,且与数据库中的菌株编号保持一致。
表2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沙门氏菌药敏实验结果报告(MIC 值)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菌株编号 |
氯 霉 素 |
复方新诺明 |
多粘菌素 E |
厄他培南 |
美 罗 培 南 |
头 孢 噻 肟 |
头 孢 他 啶 |
头 孢 他 啶/阿 维 巴 坦 |
四环素 |
替 加 环 素 |
环丙沙星 |
萘 啶 酸 |
阿奇霉素 |
阿 米 卡 星 |
链 霉 素 |
氨 苄 西 林 |
氨 苄 西 林/舒 巴 坦 |
|
CHL |
SXT |
CT |
ETP |
MEM |
CTX |
CAZ |
CZA |
TET |
TIG |
CIP |
NAL |
AZM |
AMI |
STR |
AMP |
AMS |
|
|
|
|
|
|
|
|
|
|
|
|
|
|
|
|
|
|
(四)结果判定
本项目对药敏结果的判定主要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Institute,CLSI)出版的药敏试验指南。但不同年份部分药物药敏结果的判定标准也可能不尽相同,本项目中对药敏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均基于MIC。以下的判定标准仅作为参考(表3)。
表3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沙门氏菌MIC结果判读(μg/ml)
抗生素名称 |
敏感 |
中介 |
耐药 |
氯霉素 |
≤8 |
16 |
≥32 |
复方新诺明 |
≤2/38 |
- |
≥4/76 |
多粘菌素E |
≤2 |
|
≥4 |
厄他培南 |
≤0.5 |
1 |
≥2 |
美罗培南 |
≤1 |
2 |
≥4 |
头孢噻肟 |
≤1 |
2 |
≥4 |
头孢他啶 |
≤4 |
8 |
≥16 |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
≤8/4 |
|
≥16/4 |
四环素 |
≤4 |
8 |
≥16 |
替加环素# |
≤0.5 |
- |
>0.5 |
环丙沙星 |
≤0.06 |
0.12-0.5 |
≥1 |
萘啶酸 |
≤16 |
- |
≥32 |
阿奇霉素* |
≤16 |
- |
≥32 |
阿米卡星 |
≤16 |
32 |
≥64 |
链霉素 |
- |
- |
- |
氨苄西林 |
≤8 |
16 |
≥32 |
氨苄西林/舒巴坦 |
≤8/4 |
8/4 |
≥32/16 |
注:#,EUCAST 标准;*仅用于伤寒沙门氏菌。
二、铜绿假单胞菌
(一)测试药物种类和梯度范围
铜绿假单胞菌药敏检测共测试12种药物,药物种类及浓度梯度范围如表4。检测方法为金标准的稀释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或琼脂稀释法,以获得相对准确的药物最小抑菌浓度。推荐使用商品化定制的微量肉汤药敏板或自己配置药敏板进行药敏测试。
表4 铜绿假单胞菌药敏试验药名称和梯度范围
序号 |
抗生素名称 |
英文名(缩写) |
梯度范围(μg/mL) |
1 |
哌拉西林 |
Piperacillin(PIP) |
8-1024 |
2 |
哌拉西林 -他唑巴坦 |
Piperacillin -Tazobactam(PTZ) |
8/4-1024/4 |
3 |
头孢他啶 |
Ceftazidime (CAZ) |
4-512 |
4 |
头孢吡肟 |
Cefepime (FEP) |
4-512 |
5 |
亚胺培南 |
Imipenem (IMP) |
1-128 |
6 |
美罗培南 |
Meropenem(MEM) |
1-128 |
7 |
氨曲南 |
Aztreonam(AZT) |
4-512 |
8 |
庆大霉素 |
Gentamycin(GEN) |
2-256 |
9 |
阿米卡星 |
Amikacin(AMK) |
8-1024 |
10 |
环丙沙星 |
Ciprofloxaxin(CIP) |
0.25-32 |
11 |
左氧氟沙星 |
Levofloxacin(LEV) |
0.5-64 |
12 |
黏菌素 |
Colistin (CT) |
1-128 |
(二)微量肉汤稀释法操作流程
手工法微量肉汤稀释法具体操作步骤参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沙门氏菌。如果使用商品化MIC定制板,具体操作严格按厂家说明书进行。
特别提示: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每次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必须用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做质控,质控菌株与待测菌株同时检测,只有当质控菌株的MIC值在允许范围内,测试菌株的结果才可以报告。质控菌株的结果必须与测试菌株同时记录和报告。
质控菌株的保存最好为冷冻干燥。工作用质控菌株传代不得超过5 次。质控菌株的简易保存方法为将新得到的冻干菌株接种含血的MH 平板复活。然后每株细菌接种10 支高层琼脂管,放置冰箱保存。每月取出一支,传出细菌供常规用。
(三)结果记录及上报
记录每株菌对每种药物的MIC值,并以.xls 的格式保存并通过“项目组管理软件”统一上报,报告参考模式见表5。注意菌株编号必须是唯一编码,且与数据库中的菌株编号保持一致。
表5 铜绿假单胞菌药敏实验结果报告(MIC 值)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菌株编号 |
哌 拉 西 林 |
哌他 西林他唑 巴 坦 |
头 孢 他 啶 |
头 孢 吡 肟 |
亚 胺 培 南 |
美 罗 培 南 |
氨 曲 南 |
庆 大 霉 素 |
阿 米 卡 星 |
环 丙 沙 星 |
左氧氟沙星 |
黏菌素 |
PIP |
PTZ |
CAZ |
FEP |
IMP |
MEM |
AZT |
GEN |
AMK |
CIP |
LEV |
C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结果判定
按照CLSI出版的药敏试验指南的最新版本进行耐药判定(表6)。
表6 铜绿假单胞菌MIC结果判读(μg/ml)
抗生素名称 |
敏感(S) |
中介(I) |
耐药(R) |
哌拉西林 |
≤16 |
32-64 |
≥128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16/4 |
32/4-64/4 |
≥128/4 |
头孢他啶 |
≤8 |
16 |
≥32 |
头孢吡肟 |
≤8 |
16 |
≥32 |
亚胺培南 |
≤2 |
4 |
≥8 |
美罗培南 |
≤2 |
4 |
≥8 |
氨曲南 |
≤8 |
16 |
≥32 |
庆大霉素 |
≤4 |
8 |
≥16 |
阿米卡星 |
≤16 |
32 |
≥64 |
环丙沙星 |
≤0.5 |
1 |
≥2 |
左氧氟沙星 |
≤1 |
2 |
≥4 |
黏菌素 |
≤2 |
- |
≥4 |
注:无判定标准的药物,暂不进行S、I、R 的分析。
三、肠球菌属细菌
(一)测试药物种类和梯度范围
肠球菌属细菌药敏检测共测试18种药物,药物种类及浓度梯度范围如表2-6-7。检测方法为金标准的稀释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或琼脂稀释法,以获得相对准确的药物最小抑菌浓度。推荐使用商品化定制的微量肉汤药敏板或自己配置药敏板进行药敏测试。药物名称及浓度范围见表7。
表7 肠球菌属细菌药敏试验药名称和梯度范围
序号 |
抗生素名称 |
英文名(缩写) |
梯度范围(μg/mL) |
1 |
青霉素 |
Penicillin(PEN) |
4-64 |
2 |
氨苄西林 |
Ampicillin(AMP) |
2-64 |
3 |
氨苄西林/舒巴坦 |
Ampicillin/Sulbactam(AMS) |
1-16 |
4 |
亚胺培南 |
Imipenem (IMP) |
1-8 |
5 |
高浓度庆大霉素 |
Gentamycin(GEN) |
1000 |
6 |
高浓度链霉素 |
Streptomycin(SM) |
500 |
7 |
红霉素 |
Erythromycin (ERY) |
0.25-32 |
8 |
四环素 |
Tetracycline(TET) |
0.5-64 |
9 |
多西环素 |
Doxycycline(DOX) |
2-32 |
10 |
环丙沙星 |
Ciprofloxacin(CIP) |
0.25-16 |
11 |
氯霉素 |
Chloramphenicol(CHL) |
4-64 |
12 |
万古霉素 |
Vancomycin(VAN) |
2-64 |
13 |
替考拉宁 |
Teicoplanin(TEC) |
4-64 |
14 |
利奈唑胺 |
Linezolid (LZD) |
0.25-32 |
15 |
奎奴普丁- |
Quinupristin- |
0.5-8 |
16 |
呋喃妥因 |
Nitrofurantoin(NIT) |
4-256 |
17 |
达托霉素 |
Daptomycin(DAP) |
1-8 |
18 |
利福平 |
Rifampicin(RIF) |
0.5-16 |
(二)微量肉汤稀释法操作流程
手工法微量肉汤稀释法具体操作步骤参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沙门氏菌。如果使用商品化MIC定制板,具体操作严格按厂家说明书进行。使用商品化MIC 板,具体操作严格按厂家说明书进行。
特别提示: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每次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必须用粪肠球菌ATCC29212做为质控,质控菌株与待测菌株同时检测,只有当质控菌株的MIC 值在允许范围内,测试菌株的结果才可以报告。质控菌株的结果必须与测试菌株同时记录和报告。
质控菌株的保存最好为冷冻干燥。工作用质控菌株传代不得超过5 次。质控菌株的简易保存方法为将新得到的冻干菌株接种含血的MH 平板复活。然后每株细菌接种10 支高层琼脂管,放置冰箱保存。每月取出一支,传出细菌供常规用。
(三)结果记录及上报
记录每株菌对每种药物的MIC 值,并以.xls 的格式保存并通过“项目组管理软件”统一上报,报告参考模式见表8。注意菌株编号必须是唯一编码,且与数据库中的菌株编号保持一致。
表8 肠球菌属细菌药敏实验结果报告(MIC 值)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菌株编号 |
青 霉 素 |
氨 苄 西 林 |
氨 苄 西 林/ 舒 巴 坦 |
亚胺培南 |
高 浓 度 庆 大 霉 素 |
高浓度链霉素 |
红霉素 |
四环素 |
多 西 环 素 |
环 丙 沙 星 |
氯 霉 素 |
万 古 霉 素 |
替 考 拉 宁 |
利 奈 唑 胺 |
奎 奴 普 丁/ 达 福 普 汀 |
呋 喃 妥 因 |
达 托 霉 素 |
利 福 平 |
PEN |
AMP |
AMS |
IMP |
HLG |
HLS |
ERY |
TET |
DOX |
CIP |
CHL |
VAN |
TEC |
LZD |
SYN |
NIT |
DAP |
RI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结果判定
按照CLSI出版的药敏试验指南的最新版本进行耐药判定(表9)。
表9 肠球菌属细菌MIC结果判读(μg/ml)
抗生素名称 |
敏感(S) |
中介(I) |
耐药? |
氨苄西林 |
≤8 |
- |
≥16 |
青霉素 |
≤8 |
- |
≥16 |
氨苄西林/舒巴坦 |
≤4 |
- |
≥8 |
亚胺培南 |
- |
- |
≥4 |
红霉素 |
≤0.5 |
1-4 |
≥8 |
四环素 |
≤4 |
8 |
≥16 |
多西环素 |
≤4 |
8 |
≥16 |
环丙沙星 |
≤1 |
2 |
≥4 |
氯霉素 |
≤8 |
16 |
≥32 |
万古霉素 |
≤4 |
8-16 |
≥32 |
替考拉宁 |
≤8 |
16 |
≥32 |
利奈唑胺 |
≤4 |
8 |
≥16 |
奎奴普丁-达福普汀 |
≤1 |
2 |
≥4 |
呋喃妥因 |
32 |
64 |
128 |
达托霉素 |
≤1 |
2-4 |
≥8 |
利福平 |
≤1 |
2 |
≥4 |
注:无判定标准的药物,暂不进行S、I、R 的分析。庆大霉素≥500μg/ml和链霉素≥1000μg/ml时,判断为高水平耐庆大霉素和链霉素。
四、金黄色葡萄球菌
(一)测试药物种类和梯度范围
目前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药敏试验方法建议金标准的稀释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或琼脂稀释法,以获得相对准确的药物最小抑菌浓度。推荐使用商品化定制的微量肉汤药敏板或自己配置药敏板进行药敏测试。共测试16 种药物,药物名称及浓度范围见表10。
表10 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药名称和梯度范围
序号 |
抗生素名称 |
英文名(缩写) |
梯度范围(μg/mL) |
1 |
青霉素 |
Penicillin(PEN) |
0.06-2 |
2 |
苯唑西林 |
Oxacillin(OXA) |
0.125-8 |
3 |
头孢西丁 |
cefoxitin(FOX) |
1-8 |
4 |
庆大霉素 |
Gentamycin(GEN) |
0.125-16 |
5 |
红霉素 |
Erythromycin (ERY) |
0.25-16 |
6 |
克林霉素 |
Clindamycin(CLI) |
0.125-8 |
7 |
左氧氟沙星 |
Levofloxacin (LEV) |
0.125-8 |
8 |
万古霉素 |
Vancomycin (VAN) |
0.5-32 |
9 |
替考拉宁 |
Teicoplanin(TEC) |
0.5-32 |
10 |
利奈唑胺 |
Linezolid(LZD) |
1-8 |
11 |
复方磺胺甲恶唑 |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SXT) |
0.25/4.75-8/152 |
12 |
利福平 |
Rifampicin(RIF) |
0.06-4 |
13 |
呋喃妥英 |
Nitrofurantoin(NIT) |
16-128 |
14 |
达托霉素 |
Daptomycin(DAP) |
0.125-4 |
15 |
四环素 |
Tetracycline(TET) |
0.25-16 |
16 |
红霉素/ 克林霉素 |
Erythromycin/Clindamycin(ERY/CLI) |
4/0.5 |
(二)微量肉汤稀释法操作流程
微量肉汤稀释法具体操作步骤参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沙门氏菌。如果使用商品化MIC定制板,具体操作严格按厂家说明书进行。使用商品化MIC板,具体操作严格按厂家说明书进行。
特别提示: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每次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必须用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9212和ATCC 29213做质控,质控菌株与待测菌株同时检测,只有当质控菌株的MIC 值在允许范围内,测试菌株的结果才可以报告。质控菌株的结果必须与测试菌株同时记录和报告。
质控菌株的保存最好为冷冻干燥。工作用质控菌株传代不得超过5 次。质控菌株的简易保存方法为将新得到的冻干菌株接种含血的MH 平板复活。然后每株细菌接种10 支高层琼脂管,放置冰箱保存。每月取出一支,传出细菌供常规用。
(三)结果记录及上报
记录每株菌对每种药物的MIC值,并以.xls 的格式保存并通过“项目组管理软件”统一上报,报告参考模式见表11。注意菌株编号必须是唯一编码,且与数据库中的菌株编号保持一致。
表11 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实验结果报告(MIC 值)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菌株编号 |
苯 唑 西 林 |
红 霉 素 |
克林霉素 |
左氧氟沙星 |
四环素 |
庆 大 霉 素 |
万 古 霉 素 |
替考拉宁 |
利福平 |
复方磺胺甲恶唑 |
达 托 霉 素 |
青霉素 |
利奈唑胺 |
头 孢 西 丁 |
呋 喃 妥 英 |
红 霉 素/ 克 林 霉 素 (实验孔4/0.5) |
OXA |
ERY |
CLI |
LEV |
TET |
GEN |
VAN |
TEC |
RIF |
SXT |
DAP |
PEN |
LZD |
FOX |
NIT |
ERY/CLI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结果判定
按照CLSI出版的药敏试验指南的最新版本进行耐药判定(表12)。
表12 金黄色葡萄球菌MIC结果判读(μg/ml)
抗生素名称 |
MIC折点(ug/ml) |
||
|
敏感 |
中介 |
耐药 |
青霉素 |
≤0.12 |
- |
≥0.25 |
苯唑西林 |
≤2 |
- |
≥4 |
头孢西丁 |
≤4 |
- |
≥8 |
庆大霉素 |
≤4 |
8 |
≥16 |
红霉素 |
≤0.5 |
1-4 |
≥8 |
克林霉素 |
≤0.5 |
1-2 |
≥8 |
左氧氟沙星 |
≤1 |
2 |
≥4 |
万古霉素 |
≤2 |
4-8 |
≥16 |
替考拉宁 |
≤8 |
16 |
≥32 |
利奈唑胺 |
≤4 |
- |
≥8 |
复方磺胺甲恶唑 |
≤2/38 |
- |
≥4/76 |
利福平 |
≤1 |
2 |
≥4 |
呋喃妥英 |
≤32 |
64 |
≥128 |
达托霉素 |
≤1 |
|
>1 |
四环素 |
≤4 |
6 |
≥16 |
注:无判定标准的药物,暂不进行S、I、R 的分析。
五、鲍曼不动杆菌
(一)测试药物种类和梯度范围
目前鲍曼不动杆菌的药敏试验方法建议金标准的稀释法,微量肉汤稀释法或琼脂稀释法,以获得相对准确的药物最小抑菌浓度。推荐使用商品化定制的微量肉汤药敏板或自己配置药敏板进行药敏测试。共测试16 种药物,药物名称及浓度范围见表13。
表13 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药名称和梯度范围
序号 |
抗生素名称 |
英文名(缩写) |
梯度范围(μg/mL) |
1 |
米诺环素 |
Minocycline(MH) |
1-32 |
2 |
哌拉西林-他佐巴坦 |
Piperacillin-tazobactam(TZP) |
8/4-256/4 |
3 |
头孢哌酮/舒巴坦 |
Cefperazone-Sulbactam(SCF) |
8/4-256/128 |
4 |
头孢噻肟 |
Cefotaxime(CTX) |
4-128 |
5 |
头孢他啶 |
Ceftazidime (CAZ) |
4-128 |
6 |
头孢吡肟 |
Cefepime(FEP) |
4-128 |
7 |
阿米卡星 |
Amikacin (AMK) |
8-256 |
8 |
庆大霉素 |
Gentamicin (GEN) |
2-64 |
9 |
环丙沙星 |
Ciprofloxacin(CIP) |
0.5-16 |
10 |
左氧氟沙星 |
Levofloxacin (LEV) |
1-32 |
11 |
亚胺培南 |
Imipenem(IPM) |
1-32 |
12 |
美罗培南 |
Meropenem(MEP) |
1-32 |
13 |
复方新诺明 |
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SXT) |
1/19-32/608 |
14 |
替加环素 |
Tigecycline(TGC) |
1-16 |
15 |
多粘菌素B |
Polymyxin B(PB) |
0.25-8 |
16 |
氨苄西林/舒巴坦 |
Ampicillin/sulbactam(AMS) |
4/-64-32 |
(二)微量肉汤稀释法操作流程
微量肉汤稀释法具体操作步骤参照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沙门氏菌。如果使用商品化MIC定制板,具体操作严格按厂家说明书进行。
特别提示: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每次微量肉汤稀释法药敏试验必须用用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和HN 097做质控,质控菌株与待测菌株同时检测,只有当质控菌株的MIC 值在允许范围内,测试菌株的结果才可以报告。质控菌株的结果必须与测试菌株同时记录和报告。
质控菌株的保存最好为冷冻干燥。工作用质控菌株传代不得超过5 次。质控菌株的简易保存方法为将新得到的冻干菌株接种含血的MH 平板复活。然后每株细菌接种10 支高层琼脂管,放置冰箱保存。每月取出一支,传出细菌供常规用。
(三)结果记录及上报
记录每株菌对每种药物的MIC值,并以.xls 的格式保存并通过“项目组管理软件”统一上报,报告参考模式见表14。注意菌株编号必须是唯一编码,且与数据库中的菌株编号保持一致。
表14 鲍曼不动杆菌药敏实验结果报告(MIC 值)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菌株编号 |
米诺环素 |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
头孢哌酮/舒巴坦 |
头 孢 噻 肟 |
头 孢 他 啶 |
头 孢 吡 肟 |
阿 米 卡 星 |
庆 大 霉 素 |
环丙沙星 |
左 氧 氟 沙 星 |
亚胺培南 |
美 罗 培 南 |
复 方 新 诺 明 |
替 加 环 素 |
多 粘 菌 素 B |
氨 苄 西 林/ 舒 巴 坦 |
MH |
TZP |
SCF |
CTX |
CAZ |
FEP |
AMK |
GEN |
CIP |
LEV |
IPM |
MEM |
SXT |
TGC |
PB |
AM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结果判定
按照CLSI出版的药敏试验指南的最新版本进行耐药判定(表15)。
表15鲍曼不动杆菌MIC结果判读(μg/ml)
抗生素名称 |
MIC折点(ug/ml) |
||
|
敏感 |
中介 |
耐药 |
米诺环素 |
≤4 |
8 |
≥16 |
哌拉西林-他佐巴坦 |
≤16/4 |
32/4-64/4 |
≥128/4 |
头孢哌酮/舒巴坦 |
≤8 |
16-32 |
≥64 |
头孢噻肟 |
≤8 |
16-32 |
≥64 |
头孢他啶 |
≤8 |
16 |
≥32 |
头孢吡肟 |
≤8 |
16 |
≥32 |
阿米卡星 |
≤16 |
32 |
≥64 |
庆大霉素 |
≤4 |
8 |
≥16 |
环丙沙星 |
≤1 |
2 |
≥4 |
左氧氟沙星 |
≤2 |
4 |
≥8 |
亚胺培南 |
≤4 |
8 |
≥16 |
美罗培南 |
≤4 |
8 |
≥16 |
复方新诺明 |
≤2/38 |
- |
≥4/76 |
多粘菌素B |
≤2 |
- |
≥4 |
氨苄西林/舒巴坦 |
≤8/4 |
16/8 |
≥32/16 |
注:无判定标准的药物,暂不进行S、I、R 的分析。